今年的明星互联网产品非抖音莫属。作为今日头条公司最时髦的产品,抖音几乎吸引了当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你可以看到明星拍的日常生活,也可以看到边远山区小学生拍的小段子。作为一个侧重娱乐的公众号,我们今天来聊一下抖音和音乐的关系。
抖音的成功学
很多人认为抖音的成功归功于今日头条长期以来积累的智能推荐算法,这种见解有些过于技术至上了。任何有信息流的APP,都在努力尝试通过干预用户能看到的信息(也就是时间线),来优化平台的数据。但是毫无疑问,抖音是最成功的。
在我看来,抖音胜利的核心在于他的二次创作功能。通过使用别人视频中的音频,配上自己的视频来进行二次创作,是抖音的一个核心功能。这种设计有几个好处。
首先,它毫无疑问把视频这种比较有门槛的内容,所需要的门槛降到了最低。每个人都知道,做一个原创视频 “自媒体” 有多难。微博视频自媒体大浪淘沙这么多年,活下来的只有 Papi 酱和 戏精牡丹 两个人而已,而他们还都在面临创作的瓶颈。大V 的生存之路都如此艰难,指望普通用户能够大量涌现高质量的视频内容是不现实的(那样的话微博早就做了)。而抖音的设计,可以把创作弱化到“模仿”的级别。
模仿是非常非常轻松的。而且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模仿是一种本能天分。当你看到一个用户用自家的猫表演海草舞的时候,只要你有一只猫,你也可以迅速发布一个能够拿到几万赞的短视频。这种轻易程度和奖励程度,是其他社交平台无法达到的。
其次,这会成为内容的另一个重要分发渠道。用户可以通过视频底部的音乐按钮,直接看到所有使用了这个音频的创作热度排行。这几乎是一个隐晦的类目系统,更别说抖音还有 Tag 设计。通过这些渠道,在一个类目(也就是一个音频)下的高水准创作会迅速获得大量的流量。这是对那些佼佼者的嘉奖。
抖音和音乐有关系吗?
在玩抖音一段时间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抖音和音乐的联系要远比中国市场上出现过的任何产品都要紧密。如果说视频是抖音最重要的内容,那么音频起码也是第二重要,其他的社交关系都要靠边站。提到抖音,大部分人脑子中可能想不起某个具体的视频,但是一定能想起:
像一颗海草海草,随波飘摇,海草海草,浪花里舞蹈。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音乐最原始的属性,那就是为场景、情绪和社交服务。这也是音乐最大众、最亲民的形式。就像我们都会觉得古典音乐优美,蹲妹的歌好听。但是听的人最多的一定是黄老板的 Shape Of You。
几十年的华语乐坛一直发展不起来,甚至近年来衰退到崩溃,和音乐的脱离大众有关系。
在美国、日本等音乐工业非常发达的国家,音乐是有功能性的。派对,酒吧的DJ,每个人都有的车上的电台,都是音乐最为重要的分发渠道。那些能够占据这些渠道的歌,会迅速成为全国最当红的音乐。
而在国内大部分人都没车,也没有在车上听歌的习惯(大部分人都在听交通广播或者评书),派对文化更是接近于零。早年的华语乐坛的兴旺,全都仰仗着娱乐的匮乏,导致听歌变成了年轻人唯一的娱乐消遣。在互联网时代人手手机电脑的时候,音乐的地位会迅速消亡。
抖音是我看到唯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产品。那些XX云音乐,X米趴间之类的产品,非常努力做着各种花哨的功能,但是却都是基于用户想要听歌的基础上来做。当用户基本盘就不大的时候,很难真的推动什么音乐爆红。而抖音不是这样,它的内容都是从音乐本身出发。
神曲新时代
抖音已经事实上捧红了一大批歌曲。
除了最有代表性的海草舞,还有拳击舞
还有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还要一起去东京和巴黎
还有我在江湖悠悠,饮一壶浊酒
还有儿子,我是你爸爸
这些音乐的传播面如此之广,几乎刷三个视频就有一个是基于这些音乐创作。但是平心而论,他们并不是什么高雅音乐。实际上,抖音和高雅音乐八字不合。
抖音深刻贯彻了什么叫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那些适应性最广的音乐,才能在抖音的流量大潮中生存。这些音乐甚至可以很洋气地归类为“视觉音乐”。他们的音乐性无关紧要,但是必须适合表达画面感,这样才能在一个短视频APP中顽强生存。
这种局面让人想起了2004年前后的彩铃热潮。那些几乎就是把一个个知音故事唱成小曲儿的音乐,也是卖得最好的彩铃。如今这些爆红的音乐,无非就是编排更加紧凑,更适合十几秒钟传播而已。他们本质上是短小精悍,更适合打仗的新神曲。
华语音乐有救吗
从音乐性上评判一首歌的好坏是不合理的。只要音乐能够娱乐那些目标人群,他就成功了。我们在探讨唱着《好乐Day》 的王蓉的音乐时讨论过这个问题。
但是一个音乐市场,还是需要正经的音乐作品支撑。毕竟音乐市场要音乐主场,而不是短视频来拯救音乐。因此,抖音对于整个华语乐坛,毫无帮助。
换句话说,你愿意看着傻猫晃胳膊听海草海草,你愿意打开QQ音乐循环着听海草海草吗?
而抖音的走红,。流行音乐需要明星,需要人气。如果一个平台又能造型,又能聚拢大量的人气,还对于音乐没什么贡献,那对于乐坛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我们甚至直接就能从抖音看到这个现象:大部分音频的原创者,都不如模仿者的点击量高。
排在第二名的这个小歌手的原创歌曲,远不如第一位的这个对嘴模仿者点击高
原因则是第一名这个场景更适合营销
音乐是一个很脆弱的文化产业,它需要从娱乐匮乏的年代开始慢慢成长。而我们的市场实在是跑得太快了,快到音乐产业死在摇篮里,还要不断供血。
好烦,让我再看十个抖音上的傻猫傻狗平复一下心情。